繼“蔚小理”后,港股將迎來大批新能源車企。日前,威馬向港股正式遞交IPO申請。而今年3月,零跑也同樣遞交了港股申請。港股第四家造車新勢力,或將在威馬和零跑之間產生。

新能源車,充電樁,電動汽車

圖/蔚來

港股正在成為國內新能源車企上市聚集地。

繼“蔚小理”后,港股將迎來大批新能源車企。日前,威馬向港股正式遞交IPO申請。而今年3月,零跑也同樣遞交了港股申請。港股第四家造車新勢力,或將在威馬和零跑之間產生。

最初,威馬曾透露對赴美IPO持開放態度,后鎖定A股市場,未想卻將在港股與“蔚小理”會和。而除了威馬、零跑外,合眾(哪吒主體)、華人運通等新勢力,也都計劃沖擊港股。傳統車企這邊,旗下新能源品牌多計劃獨立上市,考慮到美股熱減退,A股難度大,大概率也會登陸港股。

這意味著,港股正成為國內新能源車企IPO的首選地。

新一輪IPO潮來襲

在全球,特斯拉是新能源整車第一股;在國內,蔚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企。2018年,蔚來在紐交所敲鐘,開啟新勢力IPO一波小高潮。兩年內,小鵬、理想追隨蔚來腳步登陸美股,威馬、拜騰等其他新勢力亦是蠢蠢欲動。

彼時(2020年),A股對新能源汽車、科技類企業等放寬上市標準。當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提到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調整為符合下列標準之一:(一)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二)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一時間,汽車行業掀起“回A”潮,吉利汽車、東風集團股份(東風公司主體)、恒大汽車等已在港股上市企業計劃在A股二次上市。

不過,這波IPO熱只有“蔚小理”成功了。短暫沉寂后,今年以零跑、威馬為代表的新勢力,轉向沖擊港股。與此同時,廣汽埃安、嵐圖汽車等傳統車企,也表露出獨立上市計劃。

新勢力IPO是為解決后續發展難題。眾所周知,造車屬于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專業壁壘高的產業。一款新車從研發到量產再到交付一般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同時還要研發其他新產品,并在智能網聯、渠道建設等領域持續投入。創始人投入幾百億或許也“只聽到點響”,小鵬創始人、CEO何小鵬曾言“200億不夠花”。

“賺的永遠沒有花得快”,是新勢力面臨的困局。以往機械化主導的造車年代,年銷5萬輛基本能實現收支平衡,10萬輛可實現盈利,而如今智能化時代,年銷10萬輛可能還無法達到收支平衡。蔚來2021年財報顯示,年銷9萬輛,凈虧損40.2億元。理想2021年凈虧損3.2億元,年銷也超9萬。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融資是為了續命。對投資者而言,新勢力成為他們入局汽車行業的契機,畢竟以往傳統車企不會輕易接受資本市場的“投喂”。但依賴融資不是長久之計。

成功IPO后,造車新勢力可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募集發展資金。蔚來上市后通過股權方式募集的資金已超500億元,小鵬、理想也募集超百億元資金。新勢力借勢資本力量發展壯大自身,打開了傳統車企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思路。究其原因是布局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太燒錢了,麥肯錫曾提到,如果一家車企全面布局新四化,接下來十年至少需要投入5000億元。引入投資,沖刺IPO,成為傳統車企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必然選擇。

傳統車企將新能源汽車業務剝離,嵐圖、智己、阿維塔以及廣汽埃安等新能源汽車品牌,都走的是獨立經營獨立上市的路線。新能源汽車品牌獨立上市有三大益處,一是強化新能源汽車標簽;二是融資多元化;三是提升整車估值。

港股熱升,A股美股熱退

一般國內車企IPO,會研究A股、美股和港股三大市場。

三大市場中,美股曾獲熱捧。美股上市難度低,是全球投資者的首選之一。而且美股對科技股較為偏愛,會給與相關企業較高的估值。因此,國內的百度(2005年)、阿里巴巴(2014年)、小米集團旗下云米科技(2018年)等互聯網企業,都選擇赴美IPO。

新能源汽車產業帶有的濃厚科技屬性(與智能化和網聯化密不可分),并展現出的強大市場潛力,再疊加特斯拉的帶動,獲得美股青睞。特斯拉2010年登陸美股,當時市值約17億美元,如今已升至6700余億美元,位居所有車企市值榜首。而在美股上市的“蔚小理”當前的估值也可比肩上汽、長城、吉利等傳統車企。

但受非市場因素影響,如今國內赴美IPO熱減退。

與此同時,整車企業登陸A股計劃受阻。2020年時,A股降低上市門檻,雙創板(科創板和創業板)取消兩年盈利限制,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當時,吉利汽車、東風集團股份分別申請登陸科創板和創業板,離IPO只差臨門一腳(已過會),威馬也曾沖擊科創板。但隨著科創板、創業板審核趨嚴,目前尚無車企成功登陸。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車企科技屬性不夠是主因。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能源車企轉戰港股。港股的優勢在于,上市難度、條件基本和美股一致,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亦匯聚了全球投資機構,而且與國內資本市場關系較為緊密,對新能源車企估值較高。2021年前后,國內多家美股企業選擇在港股二次上市,以規避非市場風險,包括“蔚小理”,汽車之家、百度、嗶哩嗶哩等。

計劃IPO的車企如威馬等新能源車企,也將目光瞄準了港股。有投資人士預測,目前A股還沒有新能源整車上市的成功案例,如無意外,阿維塔、智己汽車、嵐圖汽車或也將落地港股。

現在是IPO好時機?

如果想要獲得一個較高的估值,選擇合適的上市時機也極為重要。和去年相比,今年汽車板塊景氣度不高,對于威馬等來說,并不是IPO好時機。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俄烏局勢、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汽車行業開局艱難。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5月汽車銷量為955.5萬輛,同比下降12.2%。反映到股市,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股價相比去年都大幅回落,特斯拉去年市值破萬億美元,到現在已蒸發超5000億美元。雖然下半年在政策助推下,汽車板塊有望迎來反彈,但相較去年,今年新能源車企整體市值偏低的結果或難以改變,這對威馬、零跑等計劃今年IPO的企業而言,并非利好。

在這之前已有前車之鑒,蔚來2018年是在一片質疑聲中上市的,主要原因是當時交付量還沒起來(年銷量剛破萬輛),發行價每股6.26美元,盤前市值64億美元。而兩年后上市的小鵬發行價為每股15美元,盤前市值105.75億美元,理想11.5美元每股,盤前市值97.24億美元,當時新能源汽車板塊基本面正處于上升期。

威馬、零跑急切上市的背后,是因為“缺錢了”。造車過于“燒錢”,“新勢力再不上,后面競爭加劇就可能掛了”,業內人士表示。

威馬在招股書中坦承,“我們的運營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條款獲得充足融資,則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苯刂?021年12月31日,威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41.56億元,可能僅夠再支撐一年。另一家計劃IPO的零跑汽車,2021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3.38億元。而已經二次甚至三次上市的蔚來通過發行可轉債、定增或增發股票等方式募集資金,目前現金儲備超500億元。

IPO或許也是為了給投資者一個“交待”。投資是有條件的,造車新勢力需要在一定時間內IPO,給投資者“套現抽身”的機會。如今,投資者一般會與企業簽訂“對賭協議”。如蔚來中國與合肥簽訂的對賭協議顯示,要求蔚來中國五年內上市,否則需回購股份?;蛟S,除了資金緊張問題,威馬、零跑亦有來自投資者的壓力?

對威馬、零跑等新勢力來說,生存是第一要義。成功上市后,通過募集資金,威馬、零跑至少可解決現階段的生存困境,增加“活下去”的籌碼。但面對競爭越發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品牌力、產品力、市場表現力等綜合實力,才是威馬、零跑等躋身頭部的制勝關鍵。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動汽車
新能源車
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