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EVTank、海融網、電池網、伊維經濟研究院、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2021年中國充電樁運營服務商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式出爐。

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編者按】近日,由EVTank、海融網、電池網、伊維經濟研究院、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等聯合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2021年中國充電樁運營服務商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式出爐。

該競爭力榜單于ABEC 2014(第2屆電池“達沃斯”)論壇上首次發布,跟隨“ABEC”一年一度召開的節奏,到今年已經連續發布8屆,目前已經成為全球鋰電產業鏈極具權威的企業競爭力品牌榜單,受到了包括官產學研金等多方面相關人士及機構的關注。

“不惟一規模、不惟一產能、不惟一體制”是該榜單多年來堅持的重要評價原則。通過產能情況、產銷數據、客戶結構、財務狀況、盈利能力、綜合口碑、公司信用、產品品質、技術實力、經營機制等多維度指標構建全面的企業競爭力評價模型,并結合專家評定等定性指標最終篩選出各細分領域產業鏈十強企業名單。

在今年,榜單研究工作組對2020-2021年以來中國國內鋰電產業鏈,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動力電池、新能源乘用車及充電樁運營服務企業等七個細分領域進行了研究與評定。

【榜單聯合發布機構】

EVTank:全球領先的專注于電動汽車及其相關產業鏈研究的權威第三方機構,為所有利益相關者、生產商、購買商、供應商、投資者、銀行、政府提供獨立而權威的專業研究服務。

海融網:是一家致力于構建電池新能源科技與創新服務的平臺和資源型產業互聯網公司,2020年6月成立于北京市海淀中關村科技園區。目前主營業務包括電池、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鏈全媒體品牌矩陣,行業大數據、行業研究、產業規劃等研發和咨詢服務,主辦ABEC(電池“達沃斯”)論壇和展會等各項活動,股權投資和Pre-IPO投資管理服務,大宗商品撮合交易、跨境電商等。

電池網:創立于2011年2月,總部位于北京,是面向全球新能源特別是中國電池行業影響力大、知名度廣泛的電池行業垂直門戶網站,以電池行業與企業、上下游產業鏈、電池消費群體等為服務對象。

伊維經濟研究院:在國家主管部門支持下依法設立的一家專注于新興產業領域研究和咨詢的第三方智庫,研究院下設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節能環保產業研究中心、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產業研究中心、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研究中心等專業研究中心。研究院主要服務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產業規劃、招商服務、市場調研、行業研究、企業管理咨詢、投融資咨詢、可行性研究等專業服務。研究院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重慶等地方設有分支機構。

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電池網旗下的獨立研究機構,總部位于北京,專注于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的研究和咨詢服務、大數據研發,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權威、獨立和專業的第三方行業研究報告和數據。

【特別聲明】

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主要基于聯合發布單位長期對鋰電產業鏈各環節及重點企業的跟蹤研究積累、實地走訪和電話訪談并結合EVTank內部數據庫、海關進出口數據庫、國內外企業數據庫、金融終端大數據庫、上市公司定期報告等渠道。競爭力榜單的調研和調查都本著公平、獨立、透明的原則。數據和榜單內容僅供行業參考,數據統計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禁止用于任何商業用途!歡迎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如您對榜單數據有任何異議,可聯系我們的工作人員:189 1077 8962/耿女士;176 8589 8640/宋先生。

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正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1、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1

企業簡介:容百科技是國內領先的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目前公司核心產品為NCM811系列、NCA系列、Ni90及以上超高鎳系列三元正極及前驅體材料,現有年產能達6萬噸。2021年,公司在湖北、貴州、韓國三大制造基地同步擴建產能,預計年底產能將達到12萬噸以上。公司主要客戶包括CATL、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億緯鋰能、SKI等。2020年,容百科技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2.6萬噸,銷售收入37.9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2.03萬噸(其中90%以上為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同比增長約135%,銷售收入為35.9億元。

上榜理由:2016年容百科技即在國內率先實現高鎳正極材料產業化,是高鎳生產和制造技術裝備的領先開發者,目前公司NCM811材料已大規模應用于寶馬、大眾等國際知名終端車企。此外,2021年上半年公司Ni90超高鎳產品已實現小批量供應,Ni95系及以上實現小試工藝定型,NCMA四元材料已進入中試階段。隨著高鎳技術成熟帶來安全性能改善,對于中高端車型,無論國內還是海外車企多采用三元高鎳方案。未來隨著Ni8、Ni9系等材料改進將持續推動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和成本下降。公司作為高鎳三元開發和應用的引領者,未來在國內外中高端車型市場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競爭力品牌:№2

企業簡介:巴莫科技成立于2002年8月,是一家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材料研制、開發和產業化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三元正極材料和鈷酸鋰正極材料等。目前,巴莫科技正極材料年產能5.5萬噸,其中鈷酸鋰產能1.35萬噸,三元材料產能4.15萬噸。公司主要客戶包括CATL、天津力神、ATL、三星SDI、LG、珠海冠宇、維科電池等。2020年巴莫科技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約為2萬噸,鈷酸鋰出貨量9000噸,總體營業收入41.5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約為2.3萬噸,鈷酸鋰0.5萬噸。

上榜理由:2021年,華友鈷業再次購買巴莫科技38.62%的股份,至此華友鈷業和華友控股合計持有巴莫科技61.9%的股份,并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自從與華友鈷業合并以來,巴莫科技的業績取得了快速的發展,依托華友鈷業上游的金屬資源和前驅體,很好地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業務的協同效應,對公司綜合實力的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在高鎳三元正極領域,巴莫科技緊跟容百科技,出貨量不相上下。

3、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3

企業簡介:當升科技是國內較早從事鋰電正極材料生產的企業,產品體系涵蓋了多元材料、鈷酸鋰、錳酸鋰等正極材料及前驅體材料。目前,公司正極材料年產能為4.4萬噸,其中在建產能1萬噸,建成產能3.4萬噸。公司主要客戶包括LG、SKI、村田、比亞迪、中航鋰電和億緯鋰能等。2020年當升科技正極材料出貨量2.4萬噸,銷售收入30.02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正極材料出貨量1.89萬噸,同比增長131.60%,銷售收入28.35億元。

上榜理由:當升科技是國內較早成功開發動力高鎳三元材料并實現批量銷售的正極材料企業,公司的622、811和NCA產品性能已達到國際水平。其中,長壽命型8系產品已實現對LG和SKI的穩定批量供貨,月出口規模達到百噸以上。單晶型8系也實現對國際客戶的批量銷售。公司與國內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形成差異化競爭,強化與國際客戶的戰略合作,加快開拓海外高端市場,2020年日韓企業出貨量占比近70%。隨著海外客戶對高鎳多元正極材料需求提升,公司高鎳產品出貨量將呈增長趨勢。而公司加快歐洲基地布局,也將進一步強化與LG、SKI以及大眾寶馬等高端車企的合作,同時有望進入寧德時代德國基地的供應體系。

4、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4

企業簡介:長遠鋰科成立于2002年,為五礦集團下屬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多元材料前驅體、多元正極材料、鈷酸鋰等鋰電正極材料。目前公司正極材料年產能3.03萬噸,其中三元正極材料2.96萬噸,鈷酸鋰正極材料675噸。長遠鋰科主要客戶包括CATL、億緯鋰能、比亞迪、欣旺達、塔菲爾等。2020年長遠鋰科正極材料出貨量1.72萬噸,其中,三元材料出貨量1.62萬噸,銷售收入16.99億元;2021上半年公司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1.86萬噸,營業收入約為25億元。

上榜理由:長遠鋰科擁有19年電池材料發展經驗,依托五礦集團在鎳、鈷、錳、鋰等資源長遠保障優勢及全產業鏈優勢,在正極材料領域擁有一定的資源稟賦。同時基于金馳材料的三元前驅體核心技術與產能,公司實現了三元前驅體、正極一體化布局,全面掌握了產業鏈核心環節。憑借前期新增客戶的開拓和積累,公司正逐步擺脫對寧德時代的依賴,2020年公司對寧德時代的銷售收入占比降到38.2%,對寧德時代銷售的三元正極材料采用自產三元前驅體的比例提升50%以上,未來公司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5、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5

企業簡介:振華新材成立于2004年,控股股東為中國振華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CEC旗下正極材料研發生產企業,主要產品以三元為主,涵蓋部分鈷酸鋰材料。目前公司正極材料年產能3.7萬噸,其中高鎳三元正極材料1.3萬噸,中高鎳、中鎳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復合三元等2.4萬噸。公司客戶包括CATL、孚能科技、ATL、微宏動力、中山天貿、多氟多、珠海冠宇等。2020年振華新材正極材料出貨量9020噸(其中三元正極材料8140噸),銷售收入10.36億元;2021上半年公司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約1.75萬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0億元左右。

上榜理由:依托大客戶寧德時代,2021年上半年,振華新材正極材料出貨量大幅提升,市占率排名第4。目前公司以中鎳5系產品為主,占主營收入的70%以上,產品單一、高鎳產品占比較低,給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帶來不利影響。不過2021年6月,公司科創板IPO過會,打通融資通道,目前公司正在募資擴產沙文二期和義龍二期項目,以加速中高鎳產能布局,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但目前公司仍存在對單一客戶寧德時代過度依賴問題,且公司三元前驅體全部來自外供,主要采自寧德時代控股的湖南邦普,導致公司毛利率水平低于同類可比企業,因此在優化產品結構同時,實現向上游前驅體的布局,大力開拓其他客戶需求,或將成為公司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6、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6

企業簡介:德方納米專營納米級鋰離子電池材料,目前主要產品為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公司現有磷酸鐵鋰產能主要分布在廣東佛山和云南曲靖,已建設完成磷酸鐵鋰產能12萬噸/年,其中佛山德方3萬噸/年,曲靖德方7萬噸/年,曲靖麟鐵2萬噸/年,另外正在建設曲靖德方億緯項目和宜賓德方時代項目,預計2022年上半年建設完成。公司主要客戶包括CATL、比亞迪、億緯鋰能等。2020年,德方納米納米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實現營業收入9.07億元,出貨量約3.07萬噸;2021上半年公司銷售磷酸鐵鋰3.11萬噸,銷量超過去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91.87%,實現營業收入12.75億元,同比增長257.69%。

上榜理由:德方納米是磷酸鐵鋰行業的龍頭企業。2020年下半年隨著多個爆款車型采用磷酸鐵鋰電池,使得磷酸鐵鋰技術路線在終端消費市場進一步深入人心,帶動其需求量持續高速增長,公司成為這一輪需求增長最大的受益者。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實現翻倍,且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今年以來,公司將碳納米管導電液業務剝離出售,進一步聚焦主業,公司采用液相法工藝,定位低成本路線,采取薄利多銷策略,并與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分別合資建立生產基地鎖定產能,不斷提升競爭優勢。未來公司在主打性價比的動力電池和電力儲能領域將有較大潛力。

7、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7

企業簡介:廈鎢新能是廈門鎢業下屬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主要產品為鈷酸鋰、鎳鈷錳三元材料等。廈鎢新能目前擁有海滄、三明、寧德三個生產基地,總產能達6.5萬噸,其中鈷酸鋰產能3.28萬噸,三元材料產能3.22萬噸,同時正在布局海璟基地,預計2022年募投項目達產后,將增加高鎳三元產能2萬噸。公司主要客戶包括3C領域的ATL、三星SDI、村田、LG、珠海冠宇等,以及動力電池領域的松下、CATL、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等。2020年廈鎢新能正極材料出貨量4.93萬噸,其中鈷酸鋰3.34萬噸,三元材料1.59萬噸,電池材料實現營業收入79.65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正極材料出貨量3.22萬噸,其中鈷酸鋰2.09萬噸,三元材料1.13萬噸,正極材料營業收入64.7億元。

上榜理由:廈鎢新能鈷酸鋰和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持續保持國內領先。2021年8月,廈鎢新能實現科創板上市,通過上市融資,公司規劃投資100億建設10萬噸LFP和6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進一步滿足客戶持續增長需求,保持公司競爭優勢。但從公司目前的鋰電業務結構來看,2018-2020年3C業務占比在60%-80%之間,隨著全球3C領域新增需求減慢,公司鈷酸鋰業務可能面臨增速放緩風險。而在動力電池領域,公司目前主力出貨產品為Ni5和Ni6系,Ni8系高鎳產品尚處于產品驗證導入階段,隨著國內動力電池市場高鎳材料占三元正極比重持續增長,且部分車型產品路線轉向LFP,公司在產品定位和技術路線選擇上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8、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8

企業簡介:杉杉主要提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品銷售,包括鈷酸鋰、多元正極材料(如NCM、NCA等)、錳酸鋰等正極材料。杉杉擁有長沙、寧鄉、石嘴山多個生產基地,現有正極材料產能6萬噸。杉杉的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珠海銀隆、天津力神、珠海冠宇、ATL、CATL、LG等。2020年杉杉正極材料產量達3.13萬噸,其中三元材料約為1.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38.5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正極材料出貨量約為1.7萬噸,其中三元材料約為0.9萬噸,營業收入27.5億元。

上榜理由:杉杉是國內較早一批從事正極材料的企業之一,其在正極材料領域擁有較強的競爭力。2021年,杉杉和巴斯夫共同組建合資企業并在湖南和寧夏開展前驅體、電池材料和電池回收等業務。在巴斯夫強大的技術和研發能力的支持下,杉杉的競爭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9、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9

企業簡介:貝特瑞成立于2000年,是新能源材料的研發與制造商,主營業務包括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石墨烯材料三大業務板塊。在正極材料領域,貝特瑞在2021年將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轉讓給龍蟠科技后,專注于高鎳正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目前擁有高鎳正極材料產能約3.3萬噸/年,在建產能5萬噸/年。貝特瑞高鎳正極材料的主要客戶包括SKI、松下等。2020年貝特瑞正極材料出貨量2.1萬噸,營業收入10.42億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正極材料的出貨量2萬噸,營業收入15.8億元。

上榜理由:從業務布局來看,貝特瑞雖然轉讓了磷酸鐵鋰資產,但是仍然持有相應的股份,與龍蟠科技未來在磷酸鐵鋰業務方面還將繼續合作,貝特瑞自身將專注于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尤其是其在2021年與億緯鋰能和SKI合資建設5萬噸高鎳正極材料項目,在一定程度上綁定了優秀的電池供應商,對其競爭力的提升大有益處。依托于貝特瑞在負極材料領域的全球龍頭地位,其正極材料業務未來發展可期,尤其是一旦其在北交所成功掛牌,依托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貝特瑞正逐步成為綜合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供應商。

10、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競爭力品牌:№10

企業簡介:湖南裕能主要產品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目前以磷酸鐵鋰為主,擁有湖南湘潭、廣西百色和四川遂寧等生產基地,現有磷酸鐵鋰產能2.94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產能3000噸,遂寧基地2萬噸磷酸鐵鋰產能正在建設中,達產后公司磷酸鐵鋰總年產能將達到5萬噸。公司主要客戶為CATL和比亞迪,二者合計占比超過90%。2020年湖南裕能正極材料出貨量3.14萬噸,其中磷酸鐵鋰出貨量3.12萬噸,三元材料出貨量186噸,正極材料銷售收入為9.44億元;2021上半年公司磷酸鐵鋰出貨量為2.64萬噸。

上榜理由:背靠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近年來湖南裕能出貨量迅速提升,2020年公司磷酸鐵鋰出貨量排名行業第一,而德方納米以0.07萬噸的微弱差距排名第二。2021年二者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上半年德方納米出貨量重回第一寶座,而湖南裕能由于產能限制出貨量不及預期;技術上德方納米以“液相法”工藝具有成本優勢,湖南裕能則憑借“高溫固相法”使磷酸鐵鋰材料具備更高壓實密度,從而進入特斯拉供應體系;戰略上,德方納米分別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合建基地,湖南裕能則戰略引入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作為股東,未來雙方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

【延伸閱讀】

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動力電池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負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隔膜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2021年中國鋰電池行業電解液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2021年中國充電樁運營服務商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責任編輯:陳長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正極材料
鋰電池
行業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