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下半年來,新能源原料市場動力電池產業鏈上游原材料紛紛漲價,碳酸鋰、硫酸鈷、硫酸鎳等原材料價格以近10倍的幅度猛漲。廢舊鋰電池及電池企業產間廢料因其含有鎳鈷鋰金屬元素,在原料供應緊張的當下,出現了廢舊鋰電價格與電池原材料價格齊飛的現象。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廢舊鋰電池的計價方式,以回收市場最為火爆的廢舊三元廢料舉例:
回收價格=( SMM電解鎳價格×鎳含量%+SMM電解鈷價格×鈷含量%)×折扣系數%。
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看出除了電解鎳和電解鈷的價格漲跌可以直接影響最后廢舊鋰電回收價格,并且市場上的碳酸鋰、硫酸鈷、硫酸鎳現貨價格及價格趨勢還會影響折扣系數,從而影響價格。而鋰在計價規則中不直接計價,但市場上碳酸鋰的價格與供需關系也將影響公式中的“折扣系數%”變化。
目前由于鎳鈷鋰原生資源稀缺、國內供給不足,依賴進口等情況,導致電池正極原材料價格暴漲,不少新能源企業將目光投向擁有“城市礦山”美譽廢舊動力電池,今年年初三元廢料的折扣系數更是一路飆升至150%,目前因國內新能源市場需求減弱,廢舊鋰電的價格也回歸至較理性范圍內。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約有20萬噸動力電池退役,預計至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總量將達237萬噸。根據相關規定,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80%以下,就面臨著退役以及強制回收問題。
那么未來這么多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問題將如何解決?
目前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是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后的兩種處理方式。
梯次利用是將已“退役”的電池拆解重組后,應用到儲能、低速車等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領域;
再生利用則是通過拆解粗破后制成黑粉,進行濕法冶煉提取電池中的鋰、鈷、鎳等價格昂貴的金屬材料實現利潤。
而近年來,我國生產動力電池所需的鎳鈷金屬資源主要依賴進口。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創新高,原材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進口原料的成本影響因素較多,并且定價權由海外礦企主導,長遠來看不利于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因此國內的“城市礦山”便吸引了眾多的目光,目前國內已經有電池企業、汽車企業將廢舊回收作為最新的戰略布局。
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離不開鎳鈷鋰金屬資源的供應,廢舊回收作為其中一種重要的原料來源渠道,科學利用必將帶來不可估量的生態與經濟價值。